健身知識
2022/01/25
運用負荷管理計畫預防運動傷害之初探《關於訓練我想說的是…》

〈運用負荷管理計畫預防運動傷害之初探〉

 

 

撰文:趙彥銘

(路跑/游泳教練、運動傷害防護員、體適能運動指導員)

 

  「運動傷害」,相信這是許多平時擁有規律運動習慣的夥伴們,最不樂見的情形。顧名思義運動傷害就是在運動過程中,意外造成的急性傷害與長期累積的慢性傷害,最常見的就屬拉傷跟扭傷,嚴重的甚至還包括脫臼、骨折、韌帶斷裂等。反過來說,如何有效的規避不幸事件發生在自己的身上,對喜好運動的人們就顯得非常重要

 

  筆者本身的學經歷背景是運動傷害防護領域,觀念上尤其重視所謂的「預防勝於治療」,假使能夠在即將遭受運動傷害來臨前,及早透過一些測量方法或觀察流程,做出相對應的處置與對策,就足以免於災難的降臨,相形之下絕對比受傷後才苦惱如何復健治療來的更有價值,畢竟恢復健康的過程不僅可能會產生預後不良的問題,時間一長甚至等於是打掉重練,先前的心血都付諸流水

 

  近幾年筆者開始迷戀跑步運動,也和大部分的跑友雷同,越跑越上癮、越跑越有興趣,想當然的這個年跑量逐年觀測下來,有越跑越多的趨勢。去年尾有個非常熱門的馬拉松賽事,由於防疫的關係改為11月線上跑的模式舉辦,年年皆參賽的筆者也順理成章的熱血參加,並自我設定目標挑戰〝月跑500K〞!然而就在月中達成300K的個人壯舉時,右腳跟腱積勞成疾,發炎疼痛起來了…才恢復個幾日就帶傷跑了一場萬金石,賽後整個大腫起來,後續停跑了將近20天,跟腱大概率是痊癒了,但多日動作姿勢代償的結果導致右髖關節不穩疼痛、髂脛束緊繃摩擦大轉子,就這樣又忍痛跑了一場臺北馬,賽後就整個跛腳、掰咖…之後積極且認真的做復健,直至2022年初1月中旬,才真的有感傷勢大大恢復,漸漸又能慢慢跑起來,不過體能上等於要從頭建立了。

 

  而這段慘痛的個人經歷,讓筆者著實親身體會到運動傷害是如何摧殘運動愛好者的身心靈,而這回遭受運動傷害的屬性,很明顯的就是歸類在堆疊訓練量累積出來的慢性傷害,而追溯傷害機轉的源頭就是那15天的300K跑量,當然不是說這個跑量有絕對的問題,相信很多大神在這個跑量之上也都安然無事,但可以說它暫時不是筆者目前所能承受的。這不禁讓人聯想到NBA美國男子職業籃球聯盟近幾年有在針對菁英選手使用的「負荷管理」計畫,這種手段是否真的在迴避運動傷害上是有效用的呢?

 

 

【負荷管理(Load Management)

  「負荷管理」一個顯而易見的例子,即是NBA2018–2019賽季,當時還在多倫多暴龍的全明星球員,科懷.雷納德(Kawhi Leonard),整個賽季球隊的醫療團隊以及體能訓練小組都為了保持他良好的健康競技狀態,對其進行了負荷管理,常規賽82場中安排輪休只打了60最終他也確實在季後賽繳出精彩的全面數據,平均30.5分、9.1籃板、3.9助攻、1.7抄截、0.7阻攻,率隊拿下隊史第一冠,同時也被評選為總決賽FMVP

 

  所謂的負荷管理,確實來說不僅僅只是限制運動員每場比賽上場多少時間,還包括應該多久訓練一次與比賽一次,以及圍繞著比賽時間的所有其他事項。它必須嚴謹行事,以確保運動員能夠維持在最佳狀態,並在有必要的時候對這群優秀選手的身體施加額外壓力時,能夠制定新的策略。

 

  想當然的,對於職業聯盟這樣的生態,站在觀眾群與轉播單位的立場,必不樂見大家喜愛並富有票房的明星球員不在場上,因而許多人會對隊伍執行負荷管理感到憤怒;不過站在球隊的角度,如果讓隊上的頂級選手輪休放個假,捨棄掉一些些利益,卻可以讓球隊大大增加奪冠的競爭力,直指總冠軍品嚐勝利的果實,或許這會是可以坐下來好好思考的選項,況且讓有影響力的選手休息要比過度勞累好,不是嗎?因此,負荷管理已逐漸成為一種越來越普遍的手段。

 

  至於2018–2019賽季的多倫多暴龍奪得總冠軍,是否就完全代表針對隊上王牌選手所做的負荷管理輪休策略一定帶來了好處,這方面還需要有更多足夠的數據做分析與佐證才能得知,目前只能說就運動表現與最終團隊目標的呈現,是非常好的結果。

 

 

【職業運動員多面向傷害風險評估】

  一般來說訓練對身體產生的負荷可分為兩個部分,外部負荷(施加於運動員的外部壓力源)與內部負荷(對應於運動員內部的心理生理反應)。雖然內部負荷往往決定了訓練過程的功能性結果,但通常在邏輯上更難以擷取捕捉,從而導致更廣泛的使用外部指標。而早期的研究集中在負荷參數和傷害之間的關係上,這可能導致人們認為這些是唯一重要的測量,但後來有人指出,這些測量應該只是各種檢查的組成部分,  並沒有任何單一的指標可以清楚的說明運動員受傷的風險或準備狀態,因此回顧負荷管理遠比任何個別的指標重要,以及它如何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在運動表現相關的決策上。

 

  運動表現和傷害預防是支持運動員訓練監測的兩個重要結構,儘管它們代表的意義是不同的,但兩者總是息息相關,因為運動傷害與隨後的訓練會對團隊及個人運動員的運動表現產生負面影響。

 

  將傷害風險降至最低是大家都追尋的,但它本是一種複雜且動態的結果,同時受到多種危險因子所影響,通常沒有確實可預測的模式可循,不過即使其複雜性造成傷害預測變得極其困難,但識別和測量已知的危險因子,還是有助於判斷受傷風險可能增加的時期。

 

  由於促進運動表現和規避運動傷害兩者之間的關係非常複雜,因此在平衡與操作每個訓練刺激及其相關的風險時,所應用的框架至關重要,[圖1]表示管理職業運動員受傷風險和準備狀態時的框架因素考慮樣本。框內根據可修改程度進行顏色分類,綠色框表示可修改的危險因子,橙色框是有部分可以修改,而紅色框則為不可修改;其中訓練負荷特別以黃底綠框強調,以表明它在整個框架中僅僅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1 管理職業運動員受傷風險和準備狀態時的框架因素
West等人,2021)(筆者譯)

 

  由上圖可以明白,職業運動員的傷害風險不僅僅只是訓練負荷的管理,牽扯的區塊與層次林林總總,又分為可收集卻無法修改的訊息可部分調整以及易於修正的層面,這也是教練團醫療團隊與體能訓練小組共同著重討論並訂定訓練計畫的各項要素。一般人雖然不是以運動作為職業,或許無法分的這麼細,不過還是可以引用參考,針對自己符合的項目去留意,也能透過這樣的模式盡可能遠離遭受傷害,而不是只關注訓練負荷而已。

 

 

【負荷管理的下一步?】

  讓我們再回到負荷管理上,訓練負荷監控仍在迅速發展,隨著技術的進步,運動科學家與設備開發商仍試圖在傷害預防的架構下,對運動員進行各種監測。

 

  不過有些運動項目在比賽期間,是不允許使用可穿戴技術的,各種“隱形監控”的開發將會是未來方向,其中包括帶有內置儀器的配件,例如護齒與智能服裝,或不需要佩戴額外設備或技術的光學追踪技術,這在評估運動負荷時,也能夠最大限度的減少運動員的負擔而跑友人手一支的跑錶功能越發齊全,app後臺分析計算更加強大,就是一種現今頻繁運用科技進步協助操作負荷管理的最佳例子

 

 

  最後要提醒,如果一名運動員因為對於先前的負荷產生負面反應,因而被拉離退出訓練,那麼他將不會受傷,但是我們也永遠不會知道,假使他繼續下去會發生什麼。反過來說,如果運動員繼續下去並且不幸的受傷,則可能將責任歸咎於團隊工作人員或自己沒有注意到相關的警告訊息。那麼這將會鼓勵規避風險的行為,並可能大大的限制了運動員訓練和比賽的潛能。歸根究底,運動員進行訓練是為了提升運動表現,而不是要避免傷害!而這也將會是未來研究人員必須努力的方向,發掘與運動傷害關聯的危險因子與監控流程,如此在訓練的安排才不會本末倒置

 

 

#關於訓練我想說的是

#Practice_Makes_Perfect

 

參考資料:

1.  West, S. W., Clubb, J., Torres-Ronda, L., Howells, D., Leng, E., Vescovi, J. D., Carmody, S., Posthumus, M., Dalen-Lorentsen, T., & Windt, J. (2021). More than a Metric: How Training Load is Used in Elite Sport for Athlete Management. Int J Sports Med, 42(4), 300-306.

 

趙教練FACEBOOK原始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5083143381719306&set=a.3398812566819071

X

忘記您的密碼了?